中国塑料工业70载砥砺前行 产销稳居世界首位
发布时间2019/10/17 13:07:30

新中国建国70周年,从初期的百废待兴,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。中国的工业跟随历史车轮滚滚前进,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。

与包装、汽车、电子、医疗器械、建筑、农业、食品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密切相关的塑料加工工业,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推动着众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,塑料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之物,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,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

中国成为了世界塑料产销量最大市场!在世界塑料工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。

回顾70周年,中国塑料工业经历了哪些峥嵘岁月?

 

中国塑料工业起步

20世纪初叶,我国上海开始有了塑料制品的生产。当时,德商礼和洋行将赛璐珞片及其制品输入我国。一些手工业作坊将赛璐珞片制成装饰品出售,我国塑料制品工业开始起步。建国以前,我国的塑料制品生产大多集中于上海、广州、重庆、珠三角流域等沿海和沿江城市,绝大部分是手工业作坊式生产,主要原料依赖进口,产品品种较少,应用范围有限,主要产品为电器零件、纽扣、文具、皂盒、发梳、表带、裤带、赛璐珞眼镜架及电木制品等。

1949年全国总产量仅200余吨。

新中国成立后,1956年塑料工业被纳入计划,塑料制品产量逐年上升。1957年为1.4万吨,1965年突破10万吨,达到13万吨,1970年32.8万吨,1976年64.2万吨,1979年达到94.8万吨。产品由热固性酚醛制品为主发展到以聚氯乙烯、聚乙烯、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四大烯的热塑性塑料为主。日用塑料制品主要是塑料鞋、印花薄膜、雨农、床单、票夹、吹气玩具、人革等。农用塑料制品主要是发展农用膜生产,1979年引进日本地膜覆盖载培技木。工业用塑料制品主要有电料制品、酚醛层压板、酚醛刹车片、酚醛耐酸材料等,塑料包装材料得到了大力发展,工业用塑料管、板材也有较大生产规模。

自1963年开始出口以来,塑料制品出口逐渐增加,出口换汇到1979年增加到7900多万美元,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塑料拖鞋。

 

乘改革春风 中国塑料工业小试牛刀

改革开放至1989年,中国塑料加工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,不仅反映在产品产量增长上,也反映在产品品种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上,出口创汇能力的增长尤为明星。

“五六”期间引进了一批设备与技术,加速了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,改进和调整了产品结构,1978年的产量为92.2万吨,1985年达到248万吨,1988年猛增至354.2万吨,跃居世界第6位,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。塑料包装材料生产发展很快,包装制品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比例上升,接近世界发达水平。建筑塑料制品业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上开,整个结构逐渐趋向合理。同时,新产品开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,不仅促进了农业、食品工业、包装、家电工业及建筑业等的发展,提高了产品档次,而且扩大了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,提高了经济效益,提升了整料工业在国民经济地位,出口创汇能力大大增强,1989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达到30万吨,创汇额达到5.91亿美元。

到1989年,我国塑料原料生产已小有规模,形成了合成树脂产量名列世界第13位、塑料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6位的塑料工业体系,塑料制品品种齐全,数千家塑料制品加工厂遍布全国,产品应用范国广泛,可初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,工业化进程在加快,服务经济,社会的作用逐步显现

 

十年开放积累  中国塑料工业迎来飞跃

经过十年开放积累,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,塑料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,工业增加值、销售产值、出口交货值,产品销售收入,利润总额均居轻工行业前列。

1、制品总量及规模高速增长。从1989年的352.5万吨到1997年的1534.0万吨,年均增长率为20.18%:比改革开放初期(1980年114.4万吨到1989年的352.5万吨)的年均增长率13.32%高出6.86个百分点。从1998年的846.84万吨到2010年的5830.38万吨,年均增长率达到17.44%。(1998年开始我国塑料制品统计口径发生变化,统计对象调整为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。)

到2010年末,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24%,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21%的比例,跃居全球第一位。

1988年塑料制品行业工业总产值148.80亿元,到2010年14242.52亿元,增长了94.72倍,年均增长率达到23.4%;

2010年塑料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増加到620亿元,規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0775个,从业人数达268万。

2004年出口首次突破千万吨,达到1078.43万吨。到2010年末,塑料制品出口已由1989年的5.91亿元增加到359.4亿元,増长了59.8倍,年均增长21.61%。进出口总值521.4亿美元,其中,出ロ1462.2万吨,货值359.4亿美元;进口183.8万吨,货值162亿美元,贸易顺差197.4亿美元。

2、消费总量跃居世界首位。2010年我国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6365万吨,约占世界塑料消费量2.4亿吨的四分之一,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:人均消费约46kg,超过40kg的世界平均水平。

3、产业竞争能力逐步增强。塑料制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,成为我国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;企业注重科研投入、注重培养人才、注重品牌培育已成为行业共识,通过ISO900系列标准认证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,名牌产品数量逐年上升,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,大中型企业比例逐年递增,塑料加工企业加速向规模化、集中化、信息化的方向发展,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缩小,由大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正在形成。

 

2011-2018年中国塑料工业进入战略发展阶段

2011年以来,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移,塑料加工业开始从量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到质的飞跃提升期,以及调整优化结构、转变发展方式、提升产业素质的战略调整阶段,主要特点是塑料制品产量、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渐放媛,产品的品种、门类增加,品质提高,产业结构优化,行业整体水平提升。

1、总体保持增长态势。到2018年末,塑料制品产量由2011年的5474.31万吨增加到6042.15万吨,年均增长1.42%;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12963个增加到15571个;主营业务收入由2011年的15583.74亿元增加到18061.75亿元,年均增长2.13%;实现利润由2011年的882.29亿元增加到950.40亿元,年均增长1.01%。

2011年1月起,我国塑料制品统计范围再次发生调整,起点标准从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。

2、产品出口稳步增长。到2018年末,我国塑料制品进出口总额892.83亿美元,出口额由2011年的393.09亿美元增加到694.21亿美元,年均增长8.46%;贸易顺差由2011年的212.43亿增加到495.59亿美元,年均增长12.86%。

3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实施“三品”战略取得新成效。深入实施调结构、转方式,企业针对不同客户需求,开发功能多、效用高的新产品,高新技术产品比例明显提高,逐渐由单一品种、单一功能、低端化向多品种、多工艺、多功能、多用途、高端化方向发展,品牌效应日益凸显,产品质量水平步提升,注重创造需求,引领消费;行业生产集中度大幅提高,大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增多,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;通过加快实施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发展战略,行业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;从注重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,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、资本密集型逐渐转变,出口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产品逐渐转变;注重清洁生产,加快发展绿色、节能、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,推广“智能制造”,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塑料加工业支撑和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。以企业为主体,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,创新发展迈出了新步伐。

 

结语

新中国建国70年来,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塑料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,离不开国家行业政策的支持和旺盛的市场需求,更离不开业界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。
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塑料加工业把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,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,过引进消化吸收,再融合创新。行业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完善产业链条,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,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和新的比较优势,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,产品的质量档次不断提高,应用领城不断扩大。

截至2018年10月,中国塑料加工行业(包括树脂、助剂、工艺、机械和模具)专利申请量合计为434994件,远高于日本的76189件、美国的69460件、韩国的33184件以及

欧洲的15012件,显示出中国塑料加工业积极蓬勃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
展塑未来,塑料加工业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引领,推进生态化发展。塑料加工企业要以现代化管理理念精心打造品牌企业,建设品牌文化,弘扬工匠精神。把握“功能化、轻量化、生态化、微成型”+智能化发展方向,加速我国由塑料大国发展为塑料强国。

  

全文节选自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—中国塑料加工业30周年发展报告

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
Copyright©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塑胶行业商会 粤ICP备20072404号-1
法律顾问:民建汕头市律师支部 | 技术支持:亦科网络